2017年3月3日

3月正值香港藝術旺季,亞洲藝術文獻庫(文獻庫)將舉行一系列節目,包括一個流動圖書館,蒐集一百本由藝術家親自挑選的書目、Nonny de la Peña的虛擬現實作品,重新演繹藝術家林一林的著名表演、駐新加坡藝術家何子彥的多媒體作品發佈及講座,以及呼應夏碧泉文獻庫的拼貼派對。

Image: The Invisible Committee, To Our Friends.
圖片: The Invisible Committee,《To Our Friends》。
圖片由梁志剛提供。

文獻庫為2017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文化合作夥伴,將於展會呈獻《薰陶成藝:啟發藝術家的書本》。攤位將化身為一個流動圖書館,蒐集一百本跨越多個範疇的書目,由一百位藝術家應文獻庫的邀請而親自挑選。對不少藝術工作者而言,研究往往是創作的起點,其過程足以影響著整個藝術實踐的方向。由是觀之,書籍的確擁有激發藝術創作的潛能。藝術家亦就著其所選書目,分享相關的個人故事,與書本一同展出。展會期間,文獻庫亦同期舉行連串相關分享會。隨後圖書館將於香港多間中學巡迴展出,藉此將這些獨特理念與更多觀眾分享。

Image: Lin Yilin, Safely Manoeuvring Across Lin He Road, 1995.
圖片: 林一林,安全渡過林和路,1995。
圖片由藝術家提供。

文獻庫同時於巴塞爾藝術展為觀眾帶來Nonny de la Peña的虛擬現實作品。 de la Peña 的作品以利用尖端科技訴說虛構和以新聞為基礎的故事為人所熟悉,往往為觀眾帶來猶如親歷其境的觀賞經驗。 她從文獻庫的館藏中取材,重新演繹駐紐約及北京藝術家林一林的早期行為藝術作品《安全渡過林和路》(1995)。在林一林的原作中,藝術家於廣州市區人煙稠密的大街上搭建一堵磚牆。過程中,他來來回回的搭建和拆卸磚頭,從中迫使所有想從他身邊經過的車輛繞道。在是次作品中,de la Peña利用浸入式虛擬現實體驗,重塑1990年代的廣州,讓參加者代入林一林當時的角色,成為一位路邊藝術家。

Image: Ho Tzu Nyen.
圖片: 何子彥。 拍攝: Morita Kenji。
圖片由森美術館提供。

駐新加坡藝術家何子彥將於3月24日假亞洲藝術文獻庫發表他的多媒體項目《東南亞關鍵詞典「G」條: 鬼影寫手》。項目圍繞著一個命題:東南亞這個概念是由什麼拼湊而成? 何子彥所創作的「字典」由多個變形且捉摸不定的角色、概念及類型之敘述所構成。多媒體項目以裝置作品呈現,包括何氏與Pad.ma、Bani Haykal及森永泰弘攜手創作的互動網絡平台、十六本由神秘作家Gene Hanrahan著作及彙編的書目、以及由何子彥執導的電影作品《The Name》。同日,何子彥將與文獻庫研究員武洪章臺展開藝術家對談。文獻庫亦將於講座當日的上午10時至中午12舉辦早午餐會。多媒體項目由3月21日至8月19日於文獻庫圖書館展出。

於3月21至23、及25日,駐溫尼伯藝術家Paul Butler將在文獻庫位於火炭的工作室舉行《拼貼派對》。該工作室特別闢作儲存夏碧泉文獻庫的大量藏品之用,當中包括拼貼書冊、展覽文獻及展覽圖錄。《拼貼派對》是一個由Butler策動的實驗性項目,旨在邀請各界人士以一個社交形式共同參與藝術創作。參加者可利用文獻庫提供的物料,一同剪剪貼貼,締造共玩社群。《拼貼派對》曾於歐美多個地點舉行。項目首度於亞洲發表,並初次以一個文獻庫為創作背景。如欲登記參與本項目,請電郵至michelle@aaa.org.hk與黄湲婷聯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