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公共、歷史、價值: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

編者的話

展覽是向大眾展示藝術作品的平台。亞洲向來缺乏有系統的藝術公共收藏和具規模的藝術史課程,因此區內歷年來的展覽,不單是陳列作品和與作品互動的場合,展覽背後的策展理念、籌辦機構的方針以及與展覽相關的書寫及文獻,統統成為建構地區當代藝術史的第一現場。

過去十年,有關回溯舊日展覽的項目有急劇增加的趨勢。重構舊有展覽的不同模式相繼出現,而探討展覽歷史的專題研討會及學術會議數目日益頻繁,題材越加廣泛。刊於論文集與期刊的相關專論亦與日俱增,企圖讓重要展覽的文獻重見天日的項目如雨後春筍。此外,學府更就此新興領域設立相關學術部門與科目。這種對展覽歷史/展覽研究的嚮往,可被視為一個新晉的專業領域──展覽實踐 (exhibition making),正努力為其學術形態勾勒具體面貌。從前高不可攀的權威藝術史,現在要努力地嘗試趕上這股新興潮流──借用Irit Rogoff的話來說,那是「無法以學科界定」的當代藝術領域。[1]

有見及此,第四期《搜記》「公共、歷史、價值: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」略盡綿力,試圖共同建構這樣的一段藝術史。這個主題以亞洲藝術文獻庫於2013年的學術會議「建構場域:展覽與亞洲當代藝術史編寫」為起點,將討論延伸至不同地域、展覽模式與意念。[2] 該次學術會議、本期《搜記》以及支撐兩者的眾多數碼資料與研究項目,再加上眾多藝術歷史學家、策展人以及藝術家等的協助,讓我們得以致力於展覽研究,展現其充沛的可能性。

因此,本期《搜記》所孜孜矻矻的,是共同找出一個具有多重意義的答案,以回答「我們如何記憶展覽」這問題,並由此伸延,探討於這個過程中,我們有何知識上的得着。我們希望省思圍繞展覽歷史的知識,並且展現當中根深蒂固的主流結構。換言之,讓潛藏的「摩擦」浮上表面,顯露人前。

藝術 x商業 x公眾

展覽是觀賞及消費藝術作品的場所,它將藝術發人深省的特質與流通經濟牢牢地交織在一起。藉着展覽,藝術品──以意念及實物的形態流通──能生產及提升自身價值,成為交易物品。這個過程由策展功能引導,期間藝術品相互影響,產生出浮動不定的相對價值。唯一不變的是展覽對觀眾與公共群體的需求,以確保展覽有其正當用處,並得以達成自身目的。而觀眾有時可能要在本土以外尋找,特別是在當地相關基建不足的時候,會為「建立觀眾群」帶來更加複繁的問題。

美術館與藝廊明白公眾參與的必要性,因而面對日益沉重的壓力,須因應狀況調整項目,務求切合社會各階層的狀況,帶來藝術的「民主化」。這個現象與歐美社會的狀況並不一樣,當地的美術館文化歷史悠久,與亞洲大部分地區截然不同。在亞洲,大部分現存美術館都有殖民政府干涉的痕跡,而新設立的美術館則與觀眾處於共同成長的階段中。與此同時,新興的商業營運模式方興未艾,驅使企業將藝術元素引入地產及商業項目。此外,這種非傳統的展示場地與收藏模式衝擊了我們的殖民想像,激起了我們對藝術基建應該作何模樣與應該如何運作的思考。

在亞洲,私人博物館盛行,加上國家投資文化區域,以及藝術博覽展會和雙年展遍地開花,區內的藝壇景觀迅速改變。但直至藝術主題商場冒現,融合了藝術與商業領域,才令種種既定分野隨之崩塌,包括藝術與商品、奇觀與假象、經濟與美學,在挑戰我們既有的觀念。在大眾媒體、政府規劃以及私人項目的推波助瀾下,藝術迅速成為由社會慾望掛帥的集體想像。藝術成為了身份的象徵、市場推廣的策略、政治干涉,以及傳統的一種形式。一旦將展覽融合購物商場、將藝術揉合商品文化,藝術的大眾消費潛力已然開始運作。由此又引伸出一個問題:這難道不是「大眾的藝術」(art for all) 的理想模式嗎?

在照顧所有人的需要時,到底得到了甚麽,又失去了甚麽?每次展覽其實都是在擬想另一種現實,回應可能狀況的界限。這些新出現的藝術建設投資項目以及目標觀眾如何影響展覽、介入知識生產的現有結構、衝擊過時的藝術歷史,以及衍生新的藝術史的潛在功用?目前審視這個議題的辦法,在於藉由分享研究成果、文獻,提出各種重演 (re-enactments)、假設、顛覆,以及各個範疇的共同努力,廣泛地檢視現有的藝術脈絡。

本期《搜記》集合眾人之力,以橫向甚至多向的方式,建構出遍佈各地各人的歷史面貌。本期《搜記》從藝術史學家、策展人、藝術家、研究員及建築師──不論是現實與想像的──多個角度出發,探討展覽的形式,以及其論述、空間、社會及經濟建構過程,以帶出審視及接近展覽的另類可能,並強調展覽對豐富今天藝術史書寫的貢獻。縱然不少「傳統」藝術機構﹝主要為歐美地區﹞依然在藝術歷史中佔有主導地位,但我們已開始感覺到知識生產核心轉移的先兆。重點是,知識轉移得有多迅速,而且何時能站穩腳步,反抗控制知識流通的機制,這才能決定展覽研究的美好願景能實現多少。

 



1. Iftikhar Dadi、Hammad Nasar編,《邊界管制:隔離之為與不為》(Lines of Control: Partition as a Productive Space),Ithaca:Herbert F. Johnson Museum of Art, Cornell University,2012年。與倫敦Green Cardamom合作籌劃及出版,第108頁。
2. 有關「建構場域:展覽與亞洲當代藝術史編寫」研討會紀錄影片,可按此觀看。此外,《Yishu典藏國際版》第13卷第2期﹝2014年3月/4月﹞特別號,以是次研討會作專輯,收錄當中發表的論文。

 

主編  金世熹、Hammad Nasar、黃子欣
編輯團隊  朱珮瑿、徐文玠
編輯統籌  張子軒、J. Marion Modi
校對  金世熹、黃小燕
翻譯  彭錦耀、潘偉珊、Metis Concepts
謝  Rana Anani、Yasir Anwar、朱珮瑿、胡玥、The Armory Show


「建構場域」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「藝能發展資助計劃」的資助。「公共、歷史、價值: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」是亞洲藝術文獻庫「建構場域」項目的其中一部分。

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僅為「建構場域」提供撥款資助,並無參與其中。在刊物/活動內(或獲資助者轄下計劃小組成員)表達的任何意見、研究成果、結論或建議,純屬「建構場域」的推行機構的觀點,並不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觀點。

版本

主題
文章
日期
2015年4月1日 (星期三)
下載

fieldnotes_issue_04_chi_single.pdf

標籤
《搜記》 第四期
分享

相關內容

fn4
公共、歷史、價值: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
寫作系列

公共、歷史、價值: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

我們如何記憶展覽 —— 於這個過程中,我們有何知識上的得着?

AAA Project Space, Archiving Materials
文獻庫推出全新線上刊物《藝文》
新聞稿

文獻庫推出全新線上刊物《藝文》

逢星期一,亞洲藝術文獻庫會刊登新評論和專訪,以及介紹研究館藏內的精選項目

'Rubber Duck', Florentijn Hofman.
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(一) | Maria Lind
活動 | 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

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(一) | Maria Lind

2015年5月16日 (星期六)
上午11時至下午12時30分

ChangingStakesII_list
David Elliott | 種族主義年代的全球藝術
活動 | 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

David Elliott | 種族主義年代的全球藝術

2015年5月21日 (星期四)

ChangingStakesIII_list
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(三) | 馬容元及楊陽
活動 | 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

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(三) | 馬容元及楊陽

2015年8月13日 (星期四)
下午7時

marysialewandowska_list
駐場藝術家 | Marysia Lewandowska
活動 | 駐場計劃

駐場藝術家 | Marysia Lewandowska

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

janePong_viztalk_list
數據可視化工作者 — 龐宇晴
活動

數據可視化工作者 — 龐宇晴

2014年3月12日 (星期三)
下午12時至2時

FN4
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
活動

展覽在藝術史書寫的位置

2015

janePong_viz_list
駐場藝術家 | Jane Pong
活動 | 駐場計劃

駐場藝術家 | Jane Pong

2014年5至8月